欢迎光临
一起走进三国世界

庙号

庙号是中国君主死后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,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。庙号是什么意思哪?下面就和三国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庙号简介

庙号起源于商朝,早在商朝就已设立,对国家有大功、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,就会特别追上庙号,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。商朝灭亡后,周朝没有延用商朝的庙号制度,所以周王仅有有谥号而无庙号,汉朝时期逐渐恢复庙号制度,从此庙号一直延用了两千年之久。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,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。自三国起庙号开始泛滥(“降及曹氏,祖名多滥”),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。

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,这是追尊、改谥等原因造成的。皇帝死后,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,如:太祖、世祖、太宗、高宗、中宗、世宗、仁宗等。

二、庙号和谥号的区别

庙号早在汉朝时期,以及之前朝代,不是每一个皇帝都能够有庙号的,在商朝就有规定“祖有功而宗有德”的标准,但是谥号每个皇帝都会有的,在一个皇帝死了之后,就由大臣、诸侯评价皇帝的功德,并给出赞扬、贬低或者同情的谥号。

好了,有关庙号的话题就为大家说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也希望大家了解了庙号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三国人物以及三国人物背后的精彩故事

赞(0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迷三国 » 庙号
分享到: 更多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