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犹在耳的成语故事典故,言犹在耳的意思和主人公

言犹在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,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它不仅丰富了了我们的知识,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,那么言犹在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是怎样的那?下面就和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言犹在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

言犹在耳的成语故事典故,言犹在耳的意思和主人公

【拼音】: yán yóu zài ěr

【解释】: 犹:还。说的话还在耳边。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

【成语故事】:公元前620年,晋国君襄公去世,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,准备继承国君位。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,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,说: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舍弃嫡子不立而到外边求国君,将太子置于何地?出朝后,她拉着太子到卿大夫赵宣子(赵盾,赵国国君的先人)家,向赵叩头说:先君在日捧着这孩子嘱托于您,说:'此子成才,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;若不成才,我就唯您是怨。'现在国君虽死,言犹在耳,而您都把这些忘了,不管了,想怎么着?赵宣子和诸大夫都怕穆赢,又怕她威逼,就改立了灵公为国君,发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,并打败了秦军。

推荐阅读:言过其实揠苗助长雪泥鸿爪栩栩如生

二、故事推荐: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

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,所作散文汪洋恣肆,为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诗歌也清新豪健,独具一格。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颇具影响。他在翰林院任职时,曾遇一善歌的幕僚,因问:“我词比柳词何如?”对方答道:“柳中郎词,只好十七八女孩儿,执红牙拍板,唱杨柳岸,晓风残月;学士词,须关西大汉,执铁板,唱大江东去。”苏轼听后,为之绝倒。“晓风残月”为柳永《雨霖铃》中句,“大江东去”为苏轼《念奴娇?赤壁怀古》首句。两句颇能代表柳、苏两家词的不同风格,后人论词,议及婉约派豪放派之不同特征时,常用此典。(典见《吹剑续录》)

好了,关于言犹在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希望大家了解了言犹在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故事,并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