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成语故事典故及意思和主人公

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,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它不仅丰富了了我们的知识,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,那么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是怎样的那?下面就和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

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成语故事典故及意思和主人公

qì zhī kě xī,shí zhī wú wèi

成语解释]指抛弃觉得可惜,但吃起来没有味道。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
[典故出处]晋·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鸡肋,弃之可惜,食之无所得,以比汉中,知王欲还也。”

公元217年,夏侯渊被刘备杀死,汉中失守。曹操率大军前去汉中,双方对峙几个月,曹军处境越来越不妙。一天晚上曹操吃饭发现汤中有鸡肋,随口说出“鸡肋”两字,被杨修误以为是退兵的意思。第二天曹操果然下令回师。

推荐阅读:弃之可惜开门见山延津剑合庞然大物

二、故事推荐:东道主

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重回国执政,为报复郑国与秦国联合出兵伐郑。郑文公派烛之武去劝秦穆公退兵,说郑国与秦国不相连,让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道主去对付晋国,牵制晋国对秦国有好处。秦穆公认为有道理就立即撤军。

好了,关于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希望大家了解了弃之可惜,食之无味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故事,并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