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典故,班门弄斧的意思和主人公

班门弄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,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它不仅丰富了了我们的知识,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,那么班门弄斧的故事典故和意思是怎样的那?下面就和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班门弄斧的故事典故和意思

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典故,班门弄斧的意思和主人公

成语解释:班:鲁班;即公输子;春秋时鲁国人。我国著名的木匠;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。

成语故事: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。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,人们叫他“巧人”,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。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,也就是说,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,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,就叫做“鲁班门前弄大斧”,简称“班门弄斧”。这和俗语所说的“关公面前耍大刀”的意思差不多。

其实,“班门弄斧”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。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:“操斧于班郢之门,斯颜耳!”意思是说,在鲁班和郢人(也是一个操斧能手)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,脸皮也太厚了。

推荐阅读:百无聊赖百折不挠搬弄是非傍人门户

二、成语故事推荐:叱石成羊

传说黄初平14岁那年去山上放羊,遇到一位道士,道士把他领到金华山的石屋里传授一些神奇的本事,一晃就是40年,他的哥哥黄初起找到他,问他放的羊哪里去了,黄初平说在东山,兄长一看全是石头,黄初平叱石成羊,顿时就有几万只羊。

叱石成羊的意思是:一声呼喊,居然使石头变成了羊。比喻神奇的事情

好了,关于班门弄斧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希望大家了解了班门弄斧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故事,并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