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典故,不自量力的意思和主人公

不自量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,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,它不仅丰富了了我们的知识,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,那么不自量力的故事典故和意思是怎样的那?下面就和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一、不自量力的故事典故和意思

不自量力的成语故事典故,不自量力的意思和主人公

成语解释:量:估计。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
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,一个是郑国,一是息国。公元前712年,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。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,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,军力也要弱得多。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。

事后,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,息国快要灭亡了。他们分析的根据是,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,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,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,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,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。犯了这五条错误,还要出师征伐别国,结果遭到失败,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?

果然,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。

推荐阅读:不知肉味不知所措才高八斗才疏意广

二、成语故事推荐:中山狼

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,遇到一只狼就拼命追赶。狼遇到东郭先生说:“先生能借你的口袋让我苟延残喘躲一会,躲过这场灾难,我会报答你的大恩的。”东郭先生帮助了狼。后来狼安全跳出布袋扑向东郭先生咬去。

中山狼的意思是:比喻恩将仇报,忘恩负义的人

好了,关于不自量力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希望大家了解了不自量力的故事典故和意思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故事,并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