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狐之笔的成语故事、意思、造句、近反义词和故事主人公

董狐之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,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,那么大家对这个成语了解多少那?董狐之笔成语故事、意思、造句、近反义词和故事主人公是怎样的那?下面就和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
董狐之笔的成语故事、意思、造句、近反义词和故事主人公

一、董狐之笔的成语故事

董狐是春秋时晋国晋灵公在位时的一个史官。

晋灵公年纪很轻就继位为国君,不但幼稚,而且十分骄横。例如他在高台上用弹弓射击行人,以此取乐;他的厨子因为煮熊掌煮得不合口味,一生气竟把厨子杀了。国相赵盾,屡次劝谏,只是不听。起初他还嘴上承认错误,表示愿意改正,不过说完也就算了;到后来,非但毫不认错,反而怀恨在心。他几次三番设计谋杀赵盾,没有成功。赵盾看看形势很危险,只得逃出都城,暂时躲避到外地去。这时,赵盾的堂兄弟赵穿,趁晋灵公在桃园里喝得大醉的当儿,密派心腹甲兵,发动突然袭击,把晋灵公杀死了。赵盾得到这个消息,立刻赶回都城,另立晋成公为国君,继续担任国相,主持国政。

这一件事,史官董狐把它记入史册时,写道:“赵盾弑其君。”(在封建时代,杀死帝王或尊长叫“弑”,是一种大逆不道的罪行)赵盾见了,大惊,立即向董狐解释,声明自己并无“弑君之罪”。董狐说:“你身居相位,出走既没有走出国境,回来也没有惩办凶手,这弑君的罪名,你不负该由谁负!”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,载有这段故事,并且说,孔子对于董狐曾称赞道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(直书事件的实质而不加隐讳)。”不过,孔子也称赞赵盾,说道:“赵宣子(即赵盾),古之良大夫也,无法受恶(冤枉得了个恶罪名);惜也,越境乃免(可惜啊,他要是离开了本国,他就没有责任了)。”

孔子的这段评论是否正确,姑且不说它。但后来称赞良史(公正的史官),就因此叫做“董狐”。唐朝人吴兢,撰《武后实录》,其中有指责张说的述评。后来张说官至“中书令”,位同宰相,请吴兢删改原书中的有关述评,他不肯。当时人们因此称他为“今董狐”。

不隐讳任何人的错误、缺点,有什么说什么,毫无顾忌,把真实的情况大胆公正地直写出来,这样的文笔,就被称为“董狐之笔”。

推荐阅读:斗粟尺布断头将军对症下药咄咄怪事

二、董狐之笔的意思和出处

解释:董狐之笔,汉语成语,拼音dǒng hú zhī bǐ,意思是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,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,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。出自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。
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
三、董狐之笔造句

1、春秋有董狐之笔,恶不掩,善必彰,当年赵盾弑君之后,梗直的史官秉笔直书“赵盾弑其君”,赵盾连杀数名史官,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。
2、先生嘱我只管先看鬼故事,将来重看自会参透董狐之笔了。
3、唐德刚是一位公正敢言的历史学家,尤其以“董狐之笔”评点近代中国人物而出名。
4、他们遵循孔老夫子关于诗歌“兴、观、群、怨”四大社会功能之说,抱屈子之怀,执董狐之笔,秉婉约之心,抒豪放之志。

好了,关于董狐之笔的成语故事就为大家讲述到这里,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,同时希望大家了解了董狐之笔的成语故事后,可以知道更多的故事,并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。